建设单位如何破解总包工程索赔难题:聚焦停工与赶工
发布时间:2024-11-22
来源:网络
作者:
一、总包常见索赔事项概述
常见索赔类型:停工索赔、赶工索赔、材料涨价、临设搬迁、其他索赔。
处理步骤:资料收集:整合资源,收集与索赔有关的有效原始资料。
判断索赔是否成立:以合同为依据,结合公司运营节奏,市场价格水平及项目所处的大环境,判断索赔是否成立。
论证、分析: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去伪存真,充分论证施工单位的诉求合理性。
谈判:完成和施工单位的初步谈判。
输出成果:成果文件输出。
索赔处理:监理单位:对于停工类索赔,提供并确认停工天气、监理日志等资料。
工程部:确认与索赔有关的一手原始资料(包含但不仅限于劳动力投入计划,劳动力具体投资的影音资料)。
成本部:论证、分析索赔的合理性,处理索赔,输出成果。
二、停工索赔处理
业主群诉,铁腕治污减霾政策影响、规划条件变化、地下挖出古墓文物、工程出现质量质量事故、销售不景气等。
停工索赔包含的内容:人工费,机械设备费,材料费用(包含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租赁费,已进场原材料。加工好半成品的报关费,已完工程成品保护费等),停工期水电费:正常线路损耗、夜间照明、保洁用水等。
返工费用: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停工,复工前一般都要整改。
管理费、规费及税金:包含现场管理人员工资和公司管理费,停工索赔费用不计取利润,施工方一般能接受,但规费、税金一般要计取。
行政处罚类费用: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停工、政府主管部门除限期整改外,一般还会有行政处罚,若处罚费用由施工方代缴,则处罚费用也应计入停工索赔费用。
停工索赔证据资料:停工通知: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发给发包人的《停工整改通知单》、发包人发给施工方的《停工通知》。
停工时人员物料数量清点、实体工程形象进度确认记录:包括现场劳动力数量、机械设备数量、周转材料数量、已进场原材料数量、已加工半成品数量的清点记录,施工方、监理、工程、成本应共同参加清点并签字确认。
施工方上报的索赔费用计算书:包含索赔款的要求总额,各项索赔款的计算明细,备注各项费用的计算依据及证据资料名称,切忌采用笼统的计价方法和不实的索赔款项。停工期间留守人员考勤记录、机械设备进出场记录、维护保养记录、周转材料调配记录等。
停工索赔处理:人工费:人员窝工费应按照正常人工单价打折计算,具体折价按合同约定或双方协商,建议不高于正常人工单价的70%。
三、赶工索赔处理
主体阶段赶工措施:主要为打破常规的流水作业,变为各单元(流水段)痛死交叉施工,增加施工人员数量及延长作业时间、增加垂直运输机械等,具体如下:
钢筋、模板、砼、架子、水电安装预埋工种:增加1.5~2倍劳动力配备,各单元(或流水段)同时上人,夜间进行加班。
周转材料:增加20%左右钢管扣件、竹胶板、木方,保证连续施工;砼添加早强剂(若有)。
增加汽车吊,24小时全天工作,两班倒,保证其他工种连续施工需求;塔吊司机、指挥夜间进行加班。
增加管理人员:各地块普遍增加1名安全工程师及2名土建工程师,便于各单元交叉同时施工及保证施工安全。
增加保洁人员,保证现场治污降霾、文明施工;增加夜间照明设施和冬雨季施工措施,比如为提高温度生炉子,雨季为工人配置雨衣、增加彩条布等劳保措施。
由于劳动力过大人员紧张,为了刺激工人积极性,所有施工的人员工资均采取现金当天发放,安排临时住宿,增加晚餐补助。也有的总包单位采取对劳务班组按抢工面积整体奖励的措施。
增加外部协调费用,避免被挡停或处罚
赶工费用计算说明:
预计额外增加抢工费用=预计抢工发生费用-总包合同中已计取的费用,预计抢工发生费用主要为钢筋、模板、砼、塔吊司机及指挥劳务费,增加部分周转材料摊销费,增加垂直运输机械(汽车吊,若有)。
抢工费只计取税金,不计算施工单位诉求的挂靠费、管理费、利润、规费。
预计赶工发生费用按项目工程部提供的拟投入劳动力人数乘以人工费市场单价计算。最终结转时须按照乙方实际投入的劳动力据实调整,实际投入的劳动力须经项目工程部、监理每天早、晚进行清点,按《考勤表》统计。
具体抢工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场地移交延期,应急天气相应、中高考等因素影响而强制停工,非乙方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经监理和项目工程部确认后可以顺延工期。若由于乙方劳动力不足、施工组织不合理、材料供应不及时等原因引起工期延误,未达到预期抢工效果的,甲方有权部分支付或不支付抢工费。
不计算施工单位诉求的增加管理人员费用。
赶工依据资料
对赶工必要性的论证资料:应依据财年计划对销售、交付节点的要求,结合动态供销存计划和项目实际形象进度,对赶工可带来的预期效果、以及对预期效果实现的可能性进行预判,论证赶工是必要的,而且是可实现的。
赶工方案:赶工方案首先要对合同工期、计划赶工工期进行对比,计算出需要压缩的工期;编排正常施工条件下的劳动力、周转材料、施工机械投入计划;根据工期压缩情况和正常情况下的资源投入计划,编排赶工条件下的劳动力、周转材料、施工机械投入计划;对赶工条件下拟采取的其他措施进行必要说明;对特殊风险(如夜间施工可能会被投诉、其他因素被政府主管部门挡停、恶劣天气影响)要有应对措施。赶工方案应结合施工策划步进行。
赶工过程记录资料:包括实际投入劳动力数量记录表(按楼栋、分工种、分白天夜间分别统计);周转材料投入数量记录;额外增加的施工机具数量记录表;特殊风险记录资料。
赶工效果确认资料:通过赶工,是否按预期时间节点完成正负零结构板砼浇筑、或具备竣工初验条件,要通过书面资料对赶工效果进行确认;若未完全达到预期赶工效果,施工方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也要予以说明。
赶工费计算书:包含赶工费的要求总额;各项索赔款的计算明细,备注各项费用的计算依据及证据资料名称;切忌采用笼统的计价方法和不实的索赔费项。
赶工费审核应注意的问题
对实际投入劳动力数量按功效进行复核:根据实践经验,由于天气影响,存在全天出勤但实际只有半天干活的情况,监理和工程部在统计工日数时会按全天统计;存在普工协助木工搬运方木、钢管,但监理和工程部在统计工日数时会全部按木工统计;由于夜间人工费单价高,监理和工程部在统计工日数时可能会加大夜间人数。前述三种情况,均会导致实际投入劳动力数量偏大、功效偏低、赶工费用多计的结果。可以通过正常功效、降效系数复核实际投入劳动力数量是否准确。一般的,正常施工条件下标准层木工功效为13m2/工日,地下室8m2/工日;标准层钢筋工功效为450kg/工日,地下室300kg/工日;赶工状态下整体降效系数15%。
周转材料投入数量和周转次数要合理:施工方在上报赶工费时,不同程度都会夸大模板、木方的投入数量,压低周转次数,我们在复核时,对于比正常施工状态下多投入的模板、木方数量,要追溯具体部位,按图纸计算数量复核实际投入数量(一般比图纸计算数量增加20%)是否合理。一般情况下,木模板周转次数6次,残值17.5%;木方周转次数15次,残值13%。
赶工状态下人工单价要合理:某地区白天各工种单价为钢筋工280-300元/工日,木工300元/工日,砼工260元/工日,夜间单价为白天的1.5倍,钢筋工、木工白天和夜间的人数比通常为7:3。
赶工费其他取费:按总包工程施工全过程考虑,采取赶工措施以缩短工期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总包单位的现场管理费和其他间接费都会因为工期缩短而减少,所以赶工费在各项直接费基础上,仅计取税金,不计算管理费、利润、财务费用、规费总包单位一般也能接受。
赶工费可酌情考虑的其他因素:由于各项目自身具体情况(如工作面移交、层高、是否有管道夹层、单元数)、面临的外部环境(如政府各职能部门管控力度、天气状况、老业主对夜间施工的容忍度)不同,抢工的难易程度不同,在计算抢工费时可酌情予以考虑,但各种特殊因素均需要在赶工方案中有明确说明、有确凿证据证明该等因素确实存在,否则不能计取。
四、反索赔管理
项目所有管理人员有义务随时自查,发现业主针对合同工期、合同质量、项目投标人员不到位等反索赔隐患及时预警,并制定应对措施并保持实时跟踪。项目商务经理牵头收集相关反索赔资料,如施工日志、来往函件、施工进度计划过程调整确认文件、专项施工方案、抢工方案、异常天气记录、投标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下发时间、开工令、施工许可证下发时间、三通一平满足情况、认价认样封样时间、工程款支付时间、不可抗力停工时间等,及时起草回复意见,编制应对方案。项目经理负责跟踪处理,并拟派专人进行资料梳理及时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