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企业的发展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24-10-11

来源:

作者:


一、煤炭行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煤炭被称为“黑色的金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能源、冶金和化工领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能源领域,煤炭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蓬勃动力;在冶金和化工领域,煤炭是重要的原材料,由其炼焦出的焦炉煤气和煤焦油及焦炭,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合成纤维、塑料、橡胶、油漆、染料、医药、炸药等一系列化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人民生活各个方面。

我国是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资源禀赋的性质决定着煤炭行业的发展将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和政治命脉,对煤炭行业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身处其中的企业需准确把握行业趋势,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及时推动自身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二、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煤炭行业未来发展总体呈现以下四大趋势:

1、煤炭需求将逐步降低并趋于稳定

为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煤炭作为能源供应占比会逐步降低,需求将逐步放缓,大部分需求会逐步被可再生能源代替。但是,对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可再生能源很难满足全部能源需求,无法实现对煤炭的全面替代。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会有其市场需求,预计:

在2030年“碳达峰”目标实现之前,煤炭需求量将保持平稳增长,维持在年均35亿-45亿吨的水平;

在2030年“碳达峰”目标实现后到2050年,煤炭需求将下降到年均25亿-35亿吨的水平;

在2050年到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前,煤炭需求量将下降年均至15亿-25亿吨。

2、煤炭作为能源的属性将会转变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新能源大幅度替代传统石化能源,能源需求及消费占比将提高到50%—80%,成为主体能源。煤炭的主要作用将转变为电力调峰、炭质还原以及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等不可被替代的用途,从基础能源转变为保障能源、支撑能源。

3、煤炭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煤炭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行业内部必须进行资源整合,优胜劣汰,安全风险大、智能化程度低、地质条件差、储存量低、煤质差的小型矿场将逐步被市场淘汰,未来能够得以生存并获得持续发展的是综合实力更强的大型智能化煤矿生产企业。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4300处,其中,年产120吨以上大型煤矿占比达85%以上,千万吨级煤矿81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暴增4倍,由400多个增加到1600多个。

4、煤炭价格将回升至能反映其真实市场价值

随着煤炭产量逐步降低,煤炭供求将更趋平衡,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未来煤炭市场价格将能真实客观地反映煤矿开采行业在地表无塌陷、生态无损伤条件下的绿色低碳煤炭生产全部成本煤炭成为精品,而不是廉价易得的“燃料”。

三、煤炭行业企业的发展转型之路

1、煤炭矿山开发企业

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煤炭矿山开发企业影响深刻,倒逼煤炭矿山开发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向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不断延伸、跨界,多元化发展。

(1)规模化

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煤炭矿山开发企业区域化、专业化整合,提高煤炭矿山开发企业管理水平。未来煤矿开发的主力将是拥有丰富煤炭储备资源的地方国企,如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方煤化生产企业。

(2)绿色化

煤炭生产过程绿色化,在确保地表无塌陷、生态无损伤等环保要求下完成煤炭的开采、运输、预处理、粉碎和磨矿、热处理、洗选和分级全过程生产。

(3)智能化

实现煤矿矿井开拓、采掘、运通、分选、安全保障、生态保护、生产管理全面智能化运行,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化装备等技术,打造“煤矿无人作业”。

(4)多元化

业务延伸,依托矿区资源禀赋及地质条件,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业务,如风电、太阳能、地热发电等;发展储能业务,利用矿井地势发展井下巷道储能业务;发展碳吸附业务,利用矿区植被吸收二氧化碳、井下残余煤炭吸附二氧化碳等,实现零碳、负碳排放。

2、煤炭矿山开发服务企业

煤炭矿山开发企业的发展转型进一步倒逼为其提供服务的相关传统企业需要思索发展转型之道。为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煤炭矿山开发传统服务企业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守住煤炭市场固有阵地,二是如何拓展非煤市场新兴业务。

守住煤炭市场固有阵地就是要紧紧绑定大客户,即大规模的央国企客户,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紧紧跟随客户的发展需求,延伸打造煤炭招采、运输、预处理、粉碎和磨矿、热处理、洗选和分级全过程一体化服务能力,拓展煤矿生产综合化运营服务业务;发展新能源相关发电、储能工程建设、碳吸附技术服务、智能软件开发及装备制造等相关业务等

拓展非煤市场新兴业务就是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拓展新的赛道,跨界发展。煤炭行业的市场规模下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从长期发展来看,企业必须拓展到其他非煤行业业务,可将目前的煤矿生产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到其他非煤矿山生产业务,如水利压裂技术可以向页岩气的开采业务推广;地下掘进和巷道支护、井下水治理技术可推广到隧道、地铁建设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