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面临的三大危机与五大挑战?没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4-09-12
来源:高登咨询
作者:张老师
背景
过去的十年(2012-2022),是中国建筑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被誉为“基建狂魔”的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建设着未来的城市,一年完成的工程量抵得上其他国家的数年之和。那时,公司项目繁多,人才济济,一个项目从破土动工到封顶只需短短半年时间,效率和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萎靡,还有疫情的冲击,这一行业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原本繁忙的项目变得稀少,款项回收困难,公司不得不裁员以维持运营。短短几年间,从几百上千人的规模缩减到只有百余名员工,这样的变化让许多从业者感到措手不及。
虽然行业的变革带来了挑战,但也意味着新的机遇。他们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建筑行业不会衰落,但会发生大的行业迭代!
一、建筑行业特征
(1)周期性
建筑业的发展具有典型的周期性,属于投资拉动下的周期性行业。历史数据表明,建筑业总产值与国内生产总产值(GDP)呈显著相关关系。公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受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同时我国也会对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整体规划,此类调整将直接影响建筑行业。
(2)区域性
建筑业的行业发展地域性较强,工程施工业务本身并不存在区域性,但因各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存在差异,而项目业主多为地方政府或者交通主管单位,区域性公司一般利用其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具备当地团队、施工经验、合作伙伴等方面的优势,主要开拓当地市场,因而呈现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3)季节性
由于工程施工业务一般在露天环境下进行,施工进度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在雨雪天气等恶劣气候环境会导致施工进度延缓,甚至停滞,同时受到节假日因素影响,每年第一季度项目施工时间缩短。因此,工程施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二、建筑行业面临着三大危机
随着地产建设速度放缓,建筑的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务成本提高、对外市场复苏缓慢等系列问题一一成为建筑企业的痛点,当前,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投标就像摸彩票,动则六七百家参加投标,貌似建筑市场是块大肥肉,人人都想吃上一口;再看看各地的大项目,中标都是谁?除了央企就是国企,普通私企只能轮为二包甚至三包。
2、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风险加大
过去,一家企业有二三十家分公司是司空见惯的事,算一算这一块就有五六百万收入,可是,近年来,由于市场恶化,频频出现的中标人卷款跑路、挂靠被查上黑名单,以及合作人失信违约事件的频频发生,让分公司开设及资质挂靠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市场经营愈发艰难!
3、工程利润越来越低带来的企业生存日趋艰难
劳务成本上升,材料涨价成为常态,然而,结算依照定额及信息价,更新速度慢,而互联网让材料价格更加透明,工程利润趋于微利。
三、建筑行业面临的五大挑战
1、市场迈入存量时代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新签订单同比下降2.3%。2024年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4%;新签订单同比下降2.9%。建筑业总产值增长都低于同期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新签订单进入下降通道。
长期来看,伴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工程建设行业市场发展放缓是必然。短期来看,房地产快速下滑给工程建设行业市场造成巨大影响。2023年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9.6%,商品房销售同比下滑6.5%;2024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9.5%,商品房销售同比下滑27.6%。虽然各地政府已经出台各类刺激政策,但居民对未来房地产预期并未好转,下行还未见底。从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来看,2023年同比下滑20.6%,2024年一季度同比下滑27.8%,房地产对工程建设行业市场贡献度进一步弱化。
2、行业陷入资金危机
近年来,在房地产暴雷、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影响下,工程建设行业项目推进缓慢、收费困难成为普遍现象。工程建设企业面临较大的两金管控压力,收现比持续下滑,一批资金实力不足的工程建设企业退出市场。以南通一地为例,受房地产暴雷拖累,曾经的“中国建筑铁军”包括南通一建、南通二建、南通三建、南通六建等先后进入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
对于承接政府类业务的工程建设企业而言,2022年以来部分政府类业主通过停工、延长政府审计流程或延期支付等形式拉长对工程建设企业的付款账期现象更加突出,未来几年仍是地方政府化债期,预计一段时间内仍呈上升趋势。
3、员工队伍后继无人
“50岁农民工”现象已是常态,建筑工人老龄化趋势明显。根据2022年江苏省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统计,江苏860万建筑业从业人员中,有建筑工人560万人;其中,18岁-40岁、40岁-50岁、50岁-65岁的建筑工人占比分别约为29%、23%、48%。
工程建设行业人才吸引力持续下滑,未来员工队伍建设存在隐忧。近几年,各大高校建筑和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招生分数线下滑明显,一些老牌院校相关专业只能通过调剂才能满足招生需求。以同济大学为例,其2022年在河南录取分数线门槛位次从2021年的1730名暴跌至43252名。
4、市场改革有待深化
虽然市场化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目前区域保护和“民营企业弹簧门”现象仍旧层出不穷。
区域保护方面,以信用评价体系为例,目前全国各个省有省的信用评价,市有市的信用评价,甚至还有区级的信用评价,体系严重割裂。大多省市信用评价体系尺度不一,个别省份将企业纳税、资质等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不太合理。此外,大多省市将工程业绩作为信用评价的重要指标,但这明显对中小企业不公平,没有分层分类进行设计,让更多企业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
5、行业结构不尽合理
一方面,行业市场集中度在持续提升。2023年,在建筑业新签订单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八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合计同比增长8.0%,市场占比提升至46.8%,比2022年提升4.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行业结构仍旧不尽合理。总承包企业过多,同质化竞争严重;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不足,整个行业有明显的空心化现象。
下一篇
下一篇

